丛沓藏书

周纪年考八·前401

安王

前401年、周安王元年

秦伐魏,至阳狐。《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400年

魏、韩、赵伐楚,至桑丘。《资治通鉴·周纪一》

郑围韩阳翟。《资治通鉴·周纪一》

韩景侯薨,子烈侯取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烈侯薨,国人立其弟武侯。《资治通鉴·周纪一》

秦简公薨,子惠公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99年

王子定奔晋。《资治通鉴·周纪一》

虢山崩,壅河。《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98年

楚围郑。郑人杀其相驷子阳。《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97年

日有食之。《资治通鉴·周纪一》

三月,韩相侠累与濮阳严仲子有恶。仲子使聂政刺侠累。《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96年

郑驷子阳之党弑繻公,而立其弟乙,是为康公。《资治通鉴·周纪一》

宋悼公薨,子休公田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94年

齐伐鲁,取最。韩救鲁。《资治通鉴·周纪一》

郑负黍叛,复归韩。《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93年

魏伐郑。《资治通鉴·周纪一》

晋烈公薨,子孝公倾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91年

秦伐韩宜阳,取六邑。《资治通鉴·周纪一》

齐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祀。《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90年

秦、晋战于武城。《资治通鉴·周纪一》

齐伐魏,取襄阳。《资治通鉴·周纪一》

鲁败齐师于平陆。《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89年

秦侵晋。《资治通鉴·周纪一》

齐田和会魏文侯、楚人、卫人于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为之请于王及诸侯,王许之。《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87年

秦伐蜀,取南郑。《资治通鉴·周纪一》

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资治通鉴·周纪一》

秦惠公薨,子出公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资治通鉴·周纪一》

韩烈侯薨,子文侯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86年

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公子朝作乱,出奔魏,与魏袭邯郸,不克。《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85年

秦庶长改逆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沉之渊旁。《资治通鉴·周纪一》

齐伐鲁。《资治通鉴·周纪一》

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公。《资治通鉴·周纪一》

齐太公薨,子桓公午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83年

魏败赵师于兔台。《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81年

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杀吴起。既葬,肃王即位。尽诛为乱者。《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80年

齐伐燕,取桑丘。魏、韩、赵伐齐,至桑丘。《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79年

赵袭卫,不克。《资治通鉴·周纪一》

齐康公薨,无子,田氏遂并齐而有之。《资治通鉴·周纪一》

是岁,齐桓公亦薨,子威王因齐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78年

齐威王元年。《史记·晋世家》孝公十七年

狄败魏师于澮。《资治通鉴·周纪一》

魏、韩、赵伐齐,至灵丘。《资治通鉴·周纪一》

晋孝公薨,子靖公俱酒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77年

蜀伐楚,取兹方。《资治通鉴·周纪一》

鲁穆公薨,子共公奋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韩文侯薨,子哀侯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76年、周安王崩

王崩,子烈王喜立。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资治通鉴·周纪一》

烈王

前375年、韩灭郑

韩灭郑,因徙都之。《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敬侯薨,子成侯种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74年

秦献公县栎阳。《史记·魏世家》武侯十三年

前373年

燕败齐师于林狐。《资治通鉴·周纪一》

鲁伐齐,入阳关。《资治通鉴·周纪一》

魏伐齐,至博陵。《资治通鉴·周纪一》

燕僖公薨,子桓公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宋休公薨,子辟公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卫慎公薨,子声公训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72年

赵伐卫,取都鄙七十三。《资治通鉴·周纪一》

魏败赵师于北蔺。《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71年

魏伐楚,取鲁阳。《资治通鉴·周纪一》

韩严遂弑哀侯,国人立其子懿侯。初,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二人甚相害也。严遂令人刺韩廆于朝,廆走哀侯,哀侯抱之。人刺韩廆,兼及哀侯。《资治通鉴·周纪一》

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70年

齐威王来朝。是时周室微弱,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天下以此益贤威王。《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伐齐,至鄄。《资治通鉴·周纪一》

魏败赵师于怀。《资治通鉴·周纪一》

齐威王封即墨大夫万家、烹阿大夫。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资治通鉴·周纪一》

楚肃王薨,无子,立其弟良夫,是为宣王。《资治通鉴·周纪一》

宋辟公薨,子剔成立。《资治通鉴·周纪一》

前369年、周烈王崩

王崩,弟扁立,是为显王。《资治通鉴·周纪一》

魏大夫王错出奔韩。公孙颀谓韩懿侯曰:“魏乱,可取也。“懿侯乃与赵成侯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成侯与懿侯意见不合,各自散去。罃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资治通鉴·周纪一》

显王

前368年

齐伐魏,取观津。《资治通鉴·周纪二》

赵侵齐,取长城。《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66年

魏、韩会于宅阳。《资治通鉴·周纪二》

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阳。《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65年

魏伐宋。《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64年

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62年

魏败韩师、赵师于浍。秦、魏战于少梁,魏师败绩;获魏公孙痤。《资治通鉴·周纪二》

卫声公薨,子成侯速立。《资治通鉴·周纪二》

燕桓公薨,子文公立。《资治通鉴·周纪二》

秦献公卒。

  •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桓公卒,文公立。是岁,秦献公卒。秦益彊」。
  • 《史记·魏世家》记「(惠王)九年……秦献公卒,子孝公立」。

秦孝公立。孝公生二十一年矣。《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61年

公孙鞅入秦。《史记·卫康叔世家》成侯十一年

前359年

公孙鞅徙木立信,开始变法。《资治通鉴·周纪二》

韩懿侯薨,子昭侯立。《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58年

秦败韩师于西山。《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57年

魏、韩会于鄗。《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56年

赵、燕会于阿。《资治通鉴·周纪二》

赵、齐、宋会于平陆。《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55年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问齐亦有宝乎,威王说齐有檀子、盼子、黔夫、种首。《资治通鉴·周纪二》

秦孝公、魏惠王会于杜平。《资治通鉴·周纪二》

鲁共公薨,子康公毛立。《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54年

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资治通鉴·周纪二》

魏惠王伐赵,围邯郸。楚王使景舍救赵。《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53年

齐威王使田忌救赵。田忌从孙膑计袭大梁。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资治通鉴·周纪二》

韩伐东周,取陵观、廪丘。《资治通鉴·周纪二》

楚昭奚恤为相。江乙献谗言于楚王。《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52年

秦大良造卫鞅伐魏。《资治通鉴·周纪二》

诸侯围魏襄陵。《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51年

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资治通鉴·周纪二》

魏人归赵邯郸,与赵盟漳水上。《资治通鉴·周纪二》

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50年

秦商鞅筑冀阙宫庭于咸阳,徙都之。县三十一县。废井田,开阡陌,平斗、桶、权、衡、丈、尺。《资治通鉴·周纪二》

秦、魏遇于彤。《资治通鉴·周纪二》

赵成侯薨,公子緤与太子争立。緤败,奔韩。《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48年

秦商鞅更为赋税法,行之。《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47年

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46年

齐杀其大夫牟。《资治通鉴·周纪二》

鲁康公薨,子景公偃立。《资治通鉴·周纪二》

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44年

诸侯会于京师。《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43年

王致伯于秦,诸侯皆贺秦。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于逢泽以朝王。《资治通鉴·周纪二》

齐威王卒。

  •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文公十九年,齐威王卒」。
  • 《史记·魏世家》记「惠王二十八年,齐威王卒」。

前341年

马陵之战。《史记·秦本纪》孝公二十一年。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使田忌、田婴、田盼将之,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齐大破魏师,虏太子申。《资治通鉴·周纪二》

成侯邹忌恶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执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临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40年

秦孝公使卫鞅将兵伐魏。卫鞅袭虏公子卬,大破魏师。魏惠王恐,献河西之地求和。去安邑,徙都大梁。《资治通鉴·周纪二》

秦封卫鞅商於十五邑,号曰商君。《资治通鉴·周纪二》

齐、赵伐魏。《资治通鉴·周纪二》

楚宣王薨,子威王商立。《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38年

秦孝公卒。《史记·魏世家》惠王三十三年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37年

韩申不害卒。《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36年

宋太丘社亡。《资治通鉴·周纪二》

孟子见魏惠王,劝先仁义而后利。《资治通鉴·周纪二》、《孟子·梁惠王上·一》原文无时间

前335年

赵起寿陵。《史记·赵世家》肃侯十五年

魏惠王卒。《史记·赵世家》肃侯十五年

秦伐韩,拔宜阳。《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34年、楚灭越

齐王、魏王会于徐州以相王。《资治通鉴·周纪二》

韩昭侯作高门,屈宜臼说君必不出此门。《资治通鉴·周纪二》

越王无疆伐齐。齐王使人说之伐楚,越王遂伐楚。楚人大败之,乘胜灭越。《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33年

楚王伐齐,围徐州。《资治通鉴·周纪二》

韩高门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资治通鉴·周纪二》

齐威王薨,子宣王辟疆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召而复之。《资治通鉴·周纪二》

燕文公薨,子易王立。《资治通鉴·周纪二》

卫成侯薨,子平侯立。《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32年

秦惠王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以败合纵。赵肃侯让苏秦。苏秦去赵赴燕,纵约解。赵人决河水以灌齐、魏之师,齐、魏之师乃去。《资治通鉴·周纪二》

魏以阴晋为和于秦,实华阴。《资治通鉴·周纪二》

齐王伐燕,取十城,已而复归之。《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30年

秦伐魏,围焦、曲沃。魏入少梁、河西地于秦。《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29年

秦伐魏,渡河,取汾阴、皮氏,拔焦。《资治通鉴·周纪二》

楚威王薨,子怀王槐立。《资治通鉴·周纪二》

宋公剔成之弟偃袭攻剔成。剔成奔齐,偃自立为君。《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28年

秦公子华、张仪帅师围魏蒲阳,取之。张仪以蒲阳复与魏,魏因尽入上郡十五县以谢焉。《资治通鉴·周纪二》。张仪归而相秦。《史记·韩世家》宣惠王五年

前327年

秦县义渠,以其君为臣。《资治通鉴·周纪二》

秦归焦、曲沃于魏。《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26年

赵肃侯薨,子武灵王立。置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先问先君贵臣肥义,加其秩。《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25年

夏,四月,戊午,秦惠王称王。《史记·周本纪》显王四十四年

查看

“夏,四月,戊午”出自于《资治通鉴·周纪二》。

卫平侯薨,子嗣君立。卫有胥靡亡之魏,嗣君闻之,使人以左氏易之。说:法立,诛必,失十左氏,无害也。魏王献胥靡。《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24年

秦张仪帅师伐魏,取陕。

苏秦通于燕文公之夫人,易王知之。苏秦恐,伪得罪于燕而奔齐,齐宣王以为客卿。《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23年

秦张仪及齐、楚之相会啮桑。《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湣王元年、《资治通鉴·周纪二》

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独不肯。《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22年

秦张仪自啮桑还而免相,相魏。欲令魏事秦,魏王不听。秦王伐魏,取曲沃、平周。复阴厚张仪益甚。《资治通鉴·周纪二》

前321年、周显王崩

王崩,子慎靓王定立。《资治通鉴·周纪二》

燕易王薨,子哙立。《资治通鉴·周纪二》

齐王封田婴于薛,号曰靖郭君。《资治通鉴·周纪二》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