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东周与西周战

东周要和西周开战,韩国准备出兵帮助西周。有人向韩王进言,为东周说好话:“西周国是以前周天子的所在地,有非常多的器物和珍宝。如果韩国陈兵但不出动,这样既可以让东周感激大王,又可以得到西周的宝物。”[1]

后来东周又和西周发生冲突,西周打算拉拢韩、楚两国。辩士齐明对东周国君说:“臣担心西周用重宝结好楚国与韩国,让韩楚两国为西周向我们索要土地,不如我们派使臣去见楚王和韩王,说西周国对献宝这个事情呢还在观望,如果我们东周军队不急着进攻西周,那么西周的宝物就不会被送到楚、韩。所以楚国韩国要想收到西周的重礼,就需要促使我们攻打西周,西周的宝物一旦到了楚、韩,也就算是我们为他们争取的,从而获得楚、韩的好感,同时削弱了西周的财力。”[2]

再后来东周准备种稻子,东周国都在巩,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巩义市,西周在洛邑,位于东周的上游,西周不放水,这让东周很愁,苏子对东周国君说:“臣愿意出使西周,请他们放水。”

于是苏子来到西周,对西周国君说:“明君您的打算不是很妥当啊,不放水这是帮东周致富啊。”

周君很奇怪:“这是什么原因?”

苏子解释说:“现在东周的百姓都在种麦子,不种其它的作物,君王您如果想害他们,不如放水来淹他们的庄稼,而且放水之后呢,他们的百姓一定会改种稻子,种了稻子之后呢您再断水,这样一来东周的百姓就要完全依赖西周,从而听命于君王了。”

西周国君认为有道理,于是命令放水,而苏子就得到了东西周两国国君的赏赐。[3]

公元前299年,楚国令尹昭鱼为支持韩公子几瑟来到阳翟,东周国君打算让国相去拜访他,但国相不想去。这时候苏厉正在东周朝廷,苏厉是苏秦和苏代的弟弟,他听说这件事之后,就为了国相来觐见国君,说:“从前楚王和魏王会晤,您命令陈封去拜见楚王,命令向公去拜见魏王;后来楚王和韩王相会,您也是派许公到楚国,派向公到韩国。现如今昭鱼并不是国君啊,您想让相国去拜望,那么如果楚王到了阳翟,您打算让谁去拜会呢?”

周君认为苏厉说得有道理,就打消了让国相去拜望昭鱼的念头。[4]

[1] 出自出自《战国策·卷一·东周策》三上《东周与西周战》

[2] 《战国策·卷一·东周策》三下《东周与西周争》

[3] 《战国策·卷一·东周策》四《东周欲为稻》

[4] 《战国策·卷一·东周策》五上《昭鱼在阳翟》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