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始于公元前841年,即周共和元年。止于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西周灭亡。
周共和元年。
共国之伯名和者摄行天子事,干王位。《竹书纪年》
《史记·周本纪》综述儒家传统之说,以为“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大臣辅政的情况在历史上时有发生,但从没有不用天子年号的,所以我认为不如共伯和篡政可信。
周共和十四年。
周厉王死于彘。
《史记·周本纪》记『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於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但是共和十四年并没有改元,而且根据各诸侯的世家纪年推断,宣王立于前827年,也能佐证这十四年由周公、召公执政的可能性不大,只是这个佐证力度很弱。
周宣王三十三年,周幽王生。《搜神记》卷六。
有马化为狐。《开元占经》引《纪年》、《搜神记》卷六。
《竹书纪年》记『周宣王三十三年,有马化为狐』。
干宝《搜神记》卷六云『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是岁有马化为狐』。目前记载周幽王生的只有这一处,由于《搜神记》作为史料的意义并不大,仅作为参考。
马化狐在《今本疏证》记为周宣王三十七年。
鲁孝公元年。
周宣王三十八年,王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
《古本竹书纪年》使用的是『后五年』这样的相对时间,记录在马化为狐之后,当为周宣王三十八年,然而《存真》和《辑校》都认为应该是周宣王三十六年。
周宣王四十六年,宣王崩。
晋殇叔三年。
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三川竭,岐山崩。
《史记·周本纪》:『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周幽王三年,得褒姒。后来以虢石父为卿,废申后(申侯之女)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
《史记·周本纪》:『当幽王三年,王之後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襃姒为后,伯服为太子』。
周幽王十一年,诸侯畔周,犬戎杀幽王。秦始列为诸侯。
鲁孝公二十五年,陈平公七年,燕顷侯二十年,蔡釐侯三十九年,晋文侯十年,宋戴公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