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仪容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应答。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
【屈原既放,】身斥逐也。
【游於江潭。】戏水侧也。
【行吟泽畔,】履荆棘也。
【颜色憔悴,】皯霉黑也。
【形容枯槁。】癯瘦瘠也。
【渔父见而问之】怪屈原也。
【曰:「子非三闾大夫与?】谓其故官。
【何故至於斯?」】曷为遭此患也。《史记》云: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贪鄙也。忠洁己也。
【众人皆醉我独醒,】惑财贿也。廉自守也。
【是以见放。」】弃草野也。
【渔父曰:】隐士言也。
【「圣人不凝滞於物,】不困辱其身也。
【而能与世推移。】随俗方圆。
【世人皆浊,】人贪婪也。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同其风也。与沈浮也。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巧佞曲也。从其俗也。食其禄也。
【何故深思高举,】独行忠直。
【自令放为?」】远在他域。
【屈原曰:吾闻之,】受圣人之制也。
【新沐者必弹冠,】拂土坌也。
【新浴者必振衣。】去尘秽也。
【安能以身之察察,】己清洁也。
【受物之汶汶者乎?】蒙垢尘也。
【宁赴湘流,】自沈渊也。
【葬於江鱼之腹中。】身消烂也。
【安能以皓皓之白,】皓皓,犹皎皎也。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被点污也。
【渔父莞尔而笑,】笑离齗也。
【鼓枻而去。】叩船舷也。
【歌曰:】一本歌上有「乃」字。
【「沧浪之水清兮,】喻世昭明。
【可以濯吾缨;】沐浴升朝廷也。
【沧浪之水浊兮,】喻世昏暗。
【可以濯吾足。」】宜隐遁也。
【遂去,不复与言。】合道真也。
下暂缺,嗣後再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