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包公听赵虎拿住叶阡儿,立刻派差头四名,着两个看守尸首,派两人急将叶阡儿押来。吩咐去后,方叫赵虎后面更衣,又极力夸说他一番。赵虎洋洋得意,退出门来。从人将净面水衣服等,俱各预备妥当。四爷进了门,就赏了从人十两银子,说:「好小子,亏得你的主意,老爷方能立此功劳。」愣爷好生欢喜,慢慢地梳洗,安歇安歇。
且言差头去不多时,将叶阡儿带到,仍是捆着。大人立刻升堂,带上叶阡儿当面松绑。包公问道:「你叫何名?为何故杀人?讲来。」叶阡儿回道:「小人名叫叶阡儿,家有老母,只因穷苦难当,方才做贼。不想头一次就被人拿住。望求老爷饶命。」包公道:「你做贼已属不法,为何又去杀人呢?」叶阡儿道:「小人做贼是真,并未杀人。」包公将惊堂木一拍:「好个刁恶奴才!束手问你,断不肯招。左右,拉下去打二十大板。」只这二十下子,把个叶阡儿打了个横迸,不由着急道:「我叶阡儿怎么这么时运不顺,上次是哪么着,这次又这么着,真是冤枉哉!」包公闻听话里有话,便问道:「上次是那么着?快讲。」叶阡儿自知失言,便不言语。包公见他不语,吩咐:「掌嘴!着实的打!」叶阡儿着急道:「老爷不要动怒。我说,我说!只因白家堡有个白员外,名叫白熊。他的生日之时,小人便去张罗,为的是讨好儿。事完之后,得些赏钱,或得点子吃食。谁知他家管家白安,比员外更小气刻薄,事完之后,不但没有赏钱,连杂烩菜也没给我一点。因此小人一气,晚上便偷他去了。」包公说:「你方才说道是头次做贼,如今是第二十次了。」叶阡儿回道:「偷白员外是头一次。」包公道:「偷了什么?讲!」叶阡儿道:「他家道路小人是认得的,就从大门溜进去,竟奔东屋内隐藏。这东厢房便是员外的妾,名玉蕊住的。小人知道他的箱柜东西多呢。正在隐藏之时,只听得有人弹隔扇响。只见玉蕊开门,进来一人,又把隔扇关上。小人在暗处一看,却是主管白安。见他二人笑嘻嘻地进了帐子。不多时,小人等他二人睡了,便悄悄地开柜子,一摸摸着木匣子,甚是沉重,便携出越墙回家。见上面有锁,旁边挂着钥匙,小人乐得了不得。及至打开一看,罢咧!谁知里面是个人头。这次又遇着这个死尸,故此小人说,『上次是那么着,这次是这么着。』这不是小人时运不顺吗?」包公便问道:「匣内人头是男是女?讲来。」叶阡儿回道:「是个男头。」包公道:「你将此头是埋了,还是报了官了呢?」叶阡儿道:「也没有埋,也没有报官。」包公道:「既没埋,又没报官,你将这人头丢在何处了呢?讲来。」叶阡儿道:「只因小人村内有个邱老头子,名叫邱凤。小人偷他的倭瓜,被他拿住……」包公道:「偷倭瓜这是第三十次了。」叶阡儿道:「偷倭瓜才是头一次呢。这邱老头子恨急了,将井绳蘸水,将小人打了个扁饱,才把小人放了。因此怀恨在心,将人头掷在他家了。」包公便立刻出签两枝,差役四名,二人拿白安,二人拿邱凤,俱于明日听审。将叶阡儿押下去寄监。
至次日,包公正在梳洗,尚未升堂,只见看守女尸差人回来一名,禀道:「小人昨晚奉命看守死尸,至今早查看,谁知这院子正是郑屠的后院,前门封锁。故此转来禀报。」包公闻听,心内明白,吩咐:「知道了。」那人仍然回去。
包公立刻升堂,先带郑屠,问道:「你这该死的奴才!自己杀害人命,还要脱累他人。你既不知女子之头,如何你家后院埋着女子之尸?从实招来。讲!」两旁威喝:「快说,快说!」郑屠以为女子之尸,必是老爷派人到他铺中搜出来的,一时惊得木塑相似,半晌说道:「小人愿招。只因那天五鼓起来,刚要宰猪,听见有人扣门求救。小人连忙开门放入。又听得外面有追赶之声,口中说道:『既然没有,明早细细搜查。大约必是在哪里窝藏下了。』说着话,仍归旧路回去了。小人等人静后方才点灯一看,却是个年幼女子。小人问他因何深夜逃出。他说:『名叫锦娘。只因身遭拐骗,卖入烟花。我是良家女子,不肯依从。后来有蒋太守之子,倚仗豪势,多许金帛,要买我为妾,我便假意殷勤,递酒献媚,将太守之子灌得大醉,得便脱逃出来。』小人见女子美貌,又是满头珠翠,不觉邪心顿起。谁知女子嚷叫不从。小人顺手提刀,原是威吓,不想刀才到脖子上,头就掉了。小人见女子已死,只得将外面衣服剥下,将尸埋在后院。回来正拔头上簪环,忽听有人叫门买猪头,小人连忙把灯吹灭了。后来一想,我何不将人头包了,叫他替我抛了呢。总是小人糊涂慌恐,也是冤魂缠绕,不知不觉就将人头用垫布包好,从新点上灯,开开门,将买猪头的叫回来,就是韩相公。可巧没拿家伙,因此将布包的人头递与他,他就走了。及至他走后,小人又后悔起来。此事如何叫人掷得呢?必要闹出事来。复又一想,他若替我掷了,也就没事;倘若闹出事来,总给他个不应就是了。不想老爷明断,竟把个尸首搜出来了。可怜小人杀了回子人,所有的衣服等物动也没动,就犯了事了。小人冤枉!」包公见他俱各招认,便叫他画招。
刚然带下去,只见差人禀道:「邱凤拿到。」包公吩咐:「带上来。」问他何故私埋人头。邱老儿不敢隐瞒,只得说:「那夜听见外面咕咚一响,怕是歹人偷盗,连忙出屋看时,见是个人头,不由害怕,因叫长工刘三拿去掩埋。谁知刘三不肯,和小人要一百两银子。小人无奈,给了他五十两银子,他才肯埋了。」包公道:「埋在何处?」邱老说:「问刘三便知分晓。」包公又问:「刘三现在何处?」邱老儿说:「现在小人家内。」包公立刻吩咐县尹带领差役,押着邱老找着刘三,即将人头刨来。
刚然去后,又有差役回来禀道:「白安拿到。」立刻带上堂。
见他身穿华服,美貌少年。包公问道:「你就是白熊的主管白安么?」应道:「小人是。」「我且问你,你主人待你如何?」
白安道:「小人主人待小人如同骨肉,实在是恩同再造。」包公将惊堂木一拍:「好一个**的狗才!既如此说,为何与你主人侍妾通奸?讲。」白安闻听,不觉心惊,道:「小人素日柬公守法,并无此事吓。」包公吩咐带叶阡儿。叶阡儿来至堂上,见了白安,说:「大叔不用分辩了。应了吧!我已然替你回明了。你那晚弹隔扇与玉蕊同进了帐子,我就在那屋里来着。后来你们睡了,我开了柜,拿出木匣,以为发注财,谁知里面是个人脑袋。没什么说的,你们主仆做的事儿,你就从实招了罢。大约你不招也是不行的。」一席话说得白安张口结舌,面目变色。包公又在上面催促说:「那是谁的人头?从实说来。」
白安无奈,爬半步道:「小人招就是了。那人头,乃是小人家主的表弟,名叫李克明。因家主当初穷时,借过他纹银五百两,总未还他。那一天,李克明到我们员外家,一来看望,二来讨取旧债。我主人相待酒饭。谁知李克明酒后失言,说他在路上遇一疯癫和尚,名叫陶然公,说他面上有晦气,给他一个游仙枕,叫他给与星主。他又不知星主是谁,问我主人。我主人也不知是谁,因此要借他游仙枕观看。他说,里面阆苑琼楼,奇花异草,奥妙非常。我主人一来贪看游仙枕,二来又省还他五百两银子,因此将他杀死,叫我将尸埋在堆货屋子里。
我想,我与玉蕊相好,倘被主人识破如何是好?莫若将割下的人头灌下水银,收在玉蕊的柜内,以为将来主人识破的把柄。
谁知被他偷去此头,今日闹出事来。」说罢往上叩头。包公又问道:「你埋尸首之屋,在于何处?」白安道:「自埋之后闹起鬼来了。因此,将这三间屋子另行打出,开了门,租与韩瑞龙居住。」包公闻听,心内明白,叫白安画了招,立刻出签拿白熊到案。
此时县尹已回,上堂来禀道:「卑职押解邱凤,先找着刘三,前去刨头,却在井边。刘三指的地方,里面却是个男子之尸。验过额角,是铁器所伤。因问刘三,刘三方说道:『刨错了,这边才是埋人头的地方。』因此又刨,果有人头,系用水银灌过的男子头。卑职不敢自专,将刘三一干人证带到听审。」
包公闻听县尹之言,又见他一番谨慎,不似先前的荒唐,心中暗喜,便道:「贵县辛苦,且歇息歇息去。」叫带刘三上堂。
包公问道:「井边男子之尸,从何而来?讲。」两边威吓:「快说!」刘三连忙叩头,说:「老爷不必动怒,小人说就是了。
回老爷,那男子之尸不是外人,是小人的叔伯兄弟刘四。只因小人得了当家的五十两银子,提了人头刚要去埋,谁知刘四跟在后面。他说:『私埋人头,应当何罪?』小人许了他十两银子,他还不依;又许他对半平分,他还不依。小人问他要多少呢?他说:『要四十五两。』小人一想,总共才五十两,小人才五两剩头。气他不过,小人于是假应,叫他帮着刨坑,要深深的。小人见他折腰撮土,小人就照着太阳上一锹头,就势儿先把他埋了。然后又刨一坑,才埋了人头。不想今日阴错阳差。」说罢,不住叩头。包公叫他画了招,且自带下去。
此时白熊业已传到,所供与白安相符,并将游仙枕呈上。
包公看了,交与包兴收好,即行断案:郑屠与女子抵命,白熊与李克明抵命,刘三与刘四抵命,俱各判斩;白安以小犯上,定了绞监候;叶阡儿充军;邱老儿私埋人头,畏罪行贿,定了徒罪;玉蕊官卖;韩瑞龙不听母训,贪财生事,理当责处,姑念年幼无知,释放回家,孝养孀母,上进攻书;韩文氏抚养课读,见财思义,教子有方,着县尹赏银二十两,以为旌表;县官理应奏参,念他勤劳,办事尚肯用心,照旧供职。包公断明此案,声名远振。歇息一天,再起身赴陈州便了。
且言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侠客展昭,自从土龙岗与包公分手,独自遨游名山胜迹,到处玩赏。一日归家,见了老母甚好。多亏老家人展忠料理家务,井井有条,全不用主人操一点心。为人耿直,往往展爷常被他抢白几句。展爷念他是个义仆,又是有年纪的人,也不计较他。惟有在老母前晨昏定省,克尽孝道。一日,老母心内觉得不爽。展爷赶紧延医调治,衣不解带,昼夜侍奉。不想,桑榆暮景,竟然一病不起,服药无效,一命归西去了。展爷呼天唤地,痛哭流泪。所有丧仪,一切全是老仆展忠办理,风风光光将老太太殡葬了。展爷在家守制遵礼,到了百日服满,他仍是行侠作义,如何肯在家中。一切事体,俱交与展忠照管。他便只身出门,到处游山玩水,遇有不平之事,便与人分忧解难。
有一日,遇一群逃难之人,携男抱女,哭哭啼啼,好不伤心惨目。展爷便将钞包银两分散众人。又问他们从何处而来。
众人同声回道:「公子爷,再休提起。我等俱是陈州良民。只因庞太师之子安乐侯庞昱奉旨放赈,到陈州原是为救饥民,不想他倚仗太师之子,不但不放赈,他反将百姓中年轻力壮之人,挑去造盖花园,并且抢掠民间妇女,美貌的作为姬妾,蠢笨者充当服役。这些穷民本就不能活,这一荼毒岂不是活活要命么?
因此我等往他方逃难去,以延残喘。」说罢大哭去了。展爷闻听,气破英雄之胆,暗说道:「我本无事,何妨往陈州走走。」
主意已定,直奔陈州大路而来。这日正走之间,看见一座坟茔,有个妇人在那里啼哭,甚是悲痛。暗暗想道:「偌大年纪,有何心事?如此悲哀,必有古怪。」欲待上前,又恐男女嫌疑。
偶见那边有一张烧纸,连忙捡起作为因由,便上前道:「老妈妈,不要啼哭。这里还有一张纸没烧呢。」那婆子止住悲声,接过纸去,归入堆中烧了。展爷便搭搭讪讪问道:「妈妈贵姓?为何一人在此啼哭?」婆子流泪道:「原是好好的人家,如今闹的剩了我一个,焉有不哭!」展爷道:「难道妈妈家中,俱遭了不幸了么?」婆子道:「若都死了,也觉死心塌地了;惟有这不死不活的更觉难受。」说罢,又痛泪如梭。展爷见这婆子说话拉拢,不由心内着急,便道:「妈妈,有什为难之事,何不对我说说呢?」婆子拭拭眼泪,又瞧了展爷,见是武生打扮,知道不是歹人,便说道:「我婆子姓杨,乃是田忠之妻。」便将主人田起元夫妻遇害之事,一行鼻涕两行泪,说了一遍。
又说:「丈夫田忠上京控告,至今杳无音信。现在小主人在监受罪,连饭俱不能送。」展爷闻听,这英雄又是凄惶,又是愤恨,便道:「妈妈不必啼哭。田起元与我素日最相好。我因在外访友,不知他遭了此事。今既饔飧不济,我这里有白银十两,暂且拿去使用。」说罢,抛下银两,竟奔皇亲花园而来。未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