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为百官上尊号表尊号,古所无有。自唐高宗始称天皇,中宗称应天,至明皇,遂有开元圣文神武之号,自是以为法。肃宗即位次年正月,遂加册号。代宗即位次年七月,群臣遂上尊号。至德宗即位次年正月,即上尊号。至宪宗立于永贞元年八月,礼部百官当复遵此议。公是时尚为礼部员外郎,故预作此表。然公是年九月黜为邵州刺史,继贬永州司马。至元和三年,宪宗方上尊号。
臣某言:伏以圣王之纂承天位也,臣子必竭恳诚,献尊号,安敢为佞,礼在其中。一则以告天地神,二则以奉宗庙社稷,三则以安华夏蛮貊,巍巍大称,其可废乎?臣等诚欢诚望,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协周文之孝德,《礼记》:「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云云,是其孝德也。
齐大禹之约身,孔子言禹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是其约也。
弘帝尧之法天,《论语》: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过殷汤之解网。《史记》: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
未逾周月,四海将致于时雍;俯及元正,率土更欣于再造。然神人之愿,仪兆之情,有所不安,率谓未尽善者,以为帝德广运而尊号犹缺。郊庙备礼而祝嘏无词,嘏,古雅切。受福曰嘏。
凡百兢怀,华夷属望。
臣谨按昔皋陶之颂舜,伊尹之颂汤,皆臣子至公,面扬君父,以敷于当代,以播于无穷,夫岂饰哉!率由事实,帝王尊号盖渐于此。皇家光被四表,祖宗烈文,《诗》:烈文辟公。
时当大和,尊号表德,耳目所接,简牍斯存。稽之于前典则如彼,考之于圣朝则又如此。一无「则」字。
今龟筮习吉,《书》:龟筮协从,卜不习吉。注云:习,固也。
元正戒期,当品物维新之时,乃皇天大礼之日。陛下郊天地,飨宗祧,音挑。还祖庙也。
阴阳协和,动植交畅,不建至尊之称,尺证切。
恐违列圣之心。所以臣等冒死陈闻,请上徽号。伏惟陛下小谦让之节,安延企之情,特诏名儒礼官,百僚庶尹,详明故实,议崇圣德,则人望允厌,神心获安。山川效灵,光赞无疆之寿;祝史陈信,《左传》昭二十年,其祝史祭祀陈信不愧。
永彰不朽之功。臣等蒙国宠荣,备位班列,无任恳望之至。
第二表臣某等言:臣等再陈丹恳,谨献鸿名,天意未从,「意」,一作「心」。
陨越无措。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谨按:尧曰「咨尔舜」,舜曰「格尔禹」,汤曰「吾自甚武」,自号曰武王。出《史记》。
则尧、舜、禹、汤皆当时王者之号也。考皇帝之故实,徵往圣之宪章,允协礼经,焕乎图牒。伏惟皇帝陛下,允恭克让,约己谦尊,参天两地之功,《易》:参天两地而倚数。
为而不有,安上理人之德,《孝经》: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置而不论。至哉王言,非群下所仰望也。然臣等伏以为尊号者,所以类上帝,《书》:肆类于上帝。类,祭名。
飨祖宗,万人所称,百蛮所仰,表圣德于率土,播天声于无疆。臣下请之之谓礼,帝王承之之谓孝,孝大于让,礼先于谦,百王不刊之典,安可得而废也?
臣等又以《春秋》本于五始,五始者,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是也。《汉书·王褒传》又记曰:共惟《春秋》法五始之要。
元者,一岁之首;春者,四时之首;王者,受命之首;正月者,政教之首;郊天大礼者,立极之首。今天地交泰,俯临元辰,正始之美,正当其运。陛下确违群愿,固守谦冲,此臣等所以兢惕失图,心回惶无措,上冒严宪,敢逃厚责。伏乞俯垂天听,察纳微诚,诏礼官议臣所请,揆日推礼,《诗》: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揆,择也。
虔奉鸿休,尽敬于此。犹恐天光未照,三献无征,旁徨阙庭,伏待斧。无任耸望之至。
礼部贺册尊号表一本无礼部字。古今序中皆题云《礼部贺册尊号表》,非也。宪宗元和三年,初加尊号「睿圣文武皇帝。」至元和十四年七月,再上「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公是时已为柳州刺史,表疏可见非礼部表也。当题云:《柳州贺册尊号表》。
臣某,伏奉月日制,元和十四年七月己丑,群臣上尊号。
陛下膺受尊号,率土臣子,庆苹无穷。臣闻立极之大,四海无以报神功;配天之尊,万物不能崇圣德。唯有徽号,是彰中兴,所以上探天心,下极人欲。
伏惟「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陛下,统承千载,光被六幽,蟊贼尽除,蟊贼,并食苗虫。蟊,音矛。
福应皆集。有首有趾,咸识太平。勋臣增爵禄之荣,戎士加赏延之宠,片善必录,微功尽升。独惟圣谟,事绝酬答,万国觖望,觖望,怨望也。觖,古穴、窥睡二切。
百功怨思。「百功」,合作「百工」。
是以启元和之盛典,延穹昊之景祚,理历凝命,实曰圣文;和众定功,时惟神武;运行有法天之用,变化乃应道之方。鬼神协谋,夷夏同志,大礼既建,鸿恩遂行。欢呼远匝于九围,一作币。帝命式于九围。
渗漉普周于八裔,渗,所禁、所锦二切。漉,音鹿。
庆超遂古,美冠将来。
臣获守蛮荒公时为柳州刺史。
远承大典。潢污比陋,河清幸遂于千年;《文选·运命论》:黄河清而圣人生。注:黄河千年一清。
尘壤均微,山呼愿同于万岁。汉武帝元封元年,礼祭中岳太室,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
无任屏营之至。
为京兆府请复尊号表三首此为德宗作也。下《为耆老等请复尊号表》,二首皆同。盖公为蓝田尉时作。
臣某言:某月日诸县耆老某等若干人诣臣陈状,辞意迫切,以陛下尊号未复,请诣阙上表者。人心已郁,安可久违;天意实勤,谅难固拒。抚状感悦,深契微诚。臣某诚恳诚迫,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圣神之功,贯于天地;文武之道,超乎古今。建中元年正月丁卯朔,群臣上尊号曰「圣文神武皇帝」。兴元元年正月癸酉朔,诏中外书奏不得言「圣神文武」之号。
盛德愈大,而谦光益深,玄化已成,而徽号未复。遂使神觖望,觖,音决。
人庶怨思。一作「深」。
沐浴鸿泽者,敢怀晷刻之安;捧戴皇恩者,不知寝食之适。负愧怀愤,万方一心,日日以冀,一作「日月」。
遂淹星岁。况今地不爱宝,《礼记》:地不爱其宝。
致百谷之丰穰;天惟降衷,《书》: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衷,善也。
呈众瑞而繁委。污莱瘠卤之地,卤,咸地。
混成大田;《诗》:大田多稼。
草木虫兽之微,一作「鸟兽」,一作「虫鱼」。
化为神贶。万灵垂鉴,昭然甚明。此而不从,臣所大惑。矧又兵戎永戢,夷狄咸怀,一作「夷夏怀柔」。
昭然长春,「昭」,一作「煦」。
乐以终目。「以」,一作「只」。
是以耆老等深感圣育,踊跃不宁,上奉天恩,知惧。,音局脊。
顿颡阙下,「顿」,一作「启」。
愿复鸿名,不谋而同,无期而至。此皆上玄幽赞以诱其衷,列圣垂灵以悟其意。臣以为陛下当敬于斯旨,不可忽也。
臣又伏以陛下赏功与能,举贤出滞,小言不废,片善是褒。岂可使臣子之效,虽微而必旌;君父之德,尽美而无称!凡在覆载,一有「孰不兢惧」四字。
不胜恳祷惶恐之至。「惶恐」,一作「恐惧」,一作「恐悚」。
谨封耆老等状,奉表昧死陈请以闻。谨言。
第二表一本云,此第二表阙。此表乃下《为耆老等请复尊号第三表》也。
京兆府长安县耆老臣石灵等言:「灵」,一作Щ,徒滥切。
伏奉墨诏,批臣所请复尊号一作「批答臣等」云云。
未蒙允许者。捧对惶遽,不知所裁。天实命之,于臣何有!臣等诚恳诚惧,顿首顿首。
臣闻圣君以奉天为心,不以执谦为德;以顺人为大,不以崇让为优。今陛下深拒天人之诚,犹怀谦让之道,臣等愚惑,未知所归。且百祥荐臻,特表昊穹之卷;五谷蕃熟,用彰后土之勤。亿兆嗷嗷,吁天请命,《书》:无辜吁天。注:吁,呼也。
上下交应,幽明同心。举而违之,臣所未识,况臣等共被仁育,同臻大和。陛下德达上玄,以丰臣之衣食;道跻寿域,以延臣之岁年。沐浴皇风,二十馀载,儿童感化,鳏寡知恩。故臣等出乡之时,欢呼遍野,闾里勉臣以不进不止,妻孥誓臣以不遂不归。唯竭血诚,退无面目,便当陨首阙下,终不徒还。伏惟陛下照臣恳迫之情,一作「诚」。
哀臣羸老之命。臣等不胜呜咽惭恨之至。谨奉表陈请以闻。
第三表臣某言:臣伏以耆老等并皆发丹诚,一无「皆」字。
将贯白日,请复徽号,以光圣谟。臣以其恳款自中,不可禁止,遂抗表陈请,备述微诚。伏奉墨诏批答未蒙允许者,众心尚阻,天意未从,恳迫逾深,兢惶无措。
臣某伏惟皇帝陛下道大益谦,化成弥损。虽江海善下,《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
每应朝宗之心,《书》:江、汉朝宗于海。
而日月居高,久称照临之位。况复上承天命,下睹人诚,若然辞之,理有不可。伏以陛下功参造化,政体乾坤,万邦宅心,百灵效职,此圣之至也。明并两曜,信如四时,先天不违,穷神知化,此神之极也。道德纯备,礼乐兴行,宸翰动于三光,睿藻穷于六义,《诗序》:故诗有六义焉。
此文之备也。五兵不试,《周礼》:司兵掌五兵。注云:戈、殳、戟、酋矛、夷矛。不试,不用也。
七德咸宣,《左传》宣十二年: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武有七德,我无一焉。
殊方者知归,负固者率服,此武之成也。黄龙皓兔,甘露庆云,神禾嘉瓜,祥莲瑞木,万物畅遂,百谷茂滋,此天之至灵也。黎老班白,伏守阙庭,鳏嫠童幼,嫠,力之切。谓无夫也。
谣歌道路,此人之至诚也。有其德而无其号,拒乎天而违乎人,虽陛下谦让之至美,抑非臣心之所安也。伏以贱志难明,微诚莫达,戴天弥惧,履地益惭,不任恳迫屏营之至。伏愿早建大号,以称天人之心。谨再奉表昧死陈请以闻。
为耆老等请复尊号表一本题云二首。即以前《为京兆府请复尊号第二表》为次篇。
京兆府长安县耆老臣石灵等言:「灵」,一作Щ,一作臣某等。
臣伏以陛下尊号未复一十九年,时贞元十八年,德宗兴元元年,去圣神文武号,至是一十九年。
盛德光大,玄化益被。一作「盛德弥光,大化益被」。
加以休徵咸集,福应具臻,至于今岁,纷纶尤盛。风雨必顺,生长以时,五稼尽登,万方皆稔。神意人事,正在于斯,天不可违,时不可弃。臣等恳诚迫,顿首顿首。
臣闻恩深必报,德盛必崇。以陛下九重之尊,推崇无上;以陛下四海之大,报效何施?唯有尊名,用光圣理,阙然未复,谁所敢安?臣心则微,天意甚重。伏惟皇帝陛下体昊穹以施化,虔上帝以致诚。今即万祥应期,百神奉职,飞走之物皆已效灵,草木之类咸能应圣。天命降于上,人诚发于中,此而可辞,孰云有奉?况复野多滞穗,《诗》: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亩有馀粮,足食之庆,充溢于京坻,直饥切。俗作「互」,小丘也。水中可居曰坻。《方言》云:坻,场也。梁宋间蚍蜉犁鼠之场谓之坻。《诗》:曾孙之庾,如坻如京。
阜财之谣,欢呼于道路。尽非人力,皆是天成。神之望既勤,遐迩之心又迫。况臣等得生邦甸,幸遇盛明。身体发肤,尽归于圣育;「尽」,一作「咸」。
衣服饮食,悉自于皇恩。被玄化而益深,望鸿名而未睹,恳倒之至,夙夜不宁。谨诣光顺门,昧死请复「圣神文武」之号,以副天地宗社之心,使海内赤子得安其所。臣等不胜恳倒迫切之至。谨奉表以闻。
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表三首此为顺宗作也。德宗崩,顺宗即位,百寮请听政。公是时为礼部郎官作。
臣某等言:臣闻大道必体于至公,大孝莫高于善继。《礼记》:善继人之志。
上观列圣,旁考前王,罔不俯就礼文,仰承大事,严奉宗庙,慰安元元。然后德教惟新,邦家永固。
伏惟皇帝陛下寝苫泣血,苫,草也,居丧以为覆席。贞元二十一年正月癸已,德宗崩。丙申,顺宗即位。
号慕无时,贯于神明,动于天地。未临庶政,犹徇至诚,凡在人臣,孰不哀惧。伏惟先圣遗旨,俾陛下抑哀而听政。本朝乏人,使臣等竭忠以奉上。非敢惧死,辄布恳词,期于必从,以慰寰宇。且王业至重,军国方殷,一日万机,不可暂阙。伏愿追遵顾命,蹈履成规,恢王者华夷之望,顺上帝乃眷之怀。臣等不胜哀迫诚恳之至。
第二表晏之献本,据《文苑英华》,此表乃是林逢《请听政第三表》。别有子厚第二表,今载于后。
伏奉大行皇帝知陛下至性自天,恐陛下执哀过毁,上惟九庙之重,下念万务之殷,故遗诏丁宁,俾遵旧典。今百辟卿士,顒然在庭,瞻望清光,已七日矣。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庚子。
固陈诚请,犹未允从,内外忧惶,莫知所出。臣闻大者之本,继志为难;酌礼之情,得中为贵。是以哀迷期数,哭泣有常。俯而就之,《礼记·檀弓上》:贤者可使俯而就之。
圣人所重;知难继也,买道而葬,后难继也。
君子不为。伏愿少抑哀怀,仰遵理命,以副神之望,以安亿兆之心。光祖业于无穷,流德化于天下,凡在臣子,孰不悲戴!
又此《文苑英华》所载子厚表也。
臣某等言:臣闻圣凡殊途,邦家异礼。故王者舍己从物,用身许天,虽居达丧,孔子曰:「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通,达也。
犹以事夺。伏以大行皇帝道成铸鼎,仙等御龙,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者七十馀人,名其处曰「鼎湖」。
万姓长号,九有顒望。陛下以聪明睿圣,嗣守宝图,爰及宅忧,《书》:王宅忧谅阴三祀。宅,居也。
迨兹累日。而孝思罔极,《诗》:永言孝思。又曰:昊天罔极。
尚辍乃欢之言;《记》:高宗谅阴,三年不言,言乃欢。
庶政未,颇阙如丝之命。《礼记》:王言如丝。
臣等尝览载籍,粗知丧纪,若成周《顾命》,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
历代犹遵;西汉诏音,汉文帝将崩,有遗诏以令天下,以日易月。一本云「西汉遗诏」。
前王所奉。我国家以孝理天下,文明应期,上用此法,胥以传授。盖事归至当,则不可不遵,礼贵从宜,《礼记》:礼从宜。
则不得不守,理固然也。臣等是以上陈愚恳,轻渎宸严,冀遂血诚,俯亲国政。而陛下执丧逾切,听理未闻,亿兆嗷嗷,不知所诉。臣以为天子之孝,在于保安社稷,司牧黎,功超百王,庆流万代。亦何必守臣下之小节,蔑皇王之大猷,固阻群情,务成谦德。伏愿以遗诏为念,夺在疚之怀,就临轩之制,天下幸甚。
第三表伏以万机至重,遗旨难违,再献表章,上尘旒。旒,谓冕旒。,谓斧。
精诚徒竭,天意未回,内外遑遑,人神企望。臣闻王者之孝,异于匹夫,礼不相沿,道资适变。当承平之代,故殷帝宅忧而不言;遇有事之时,则周王未葬而誓众。周王,谓武王也。
况今戎车犹驾,边候多虞,两河之寇盗难除,百姓之疮痍未合。乱者思理,危者求安,天下嗷嗷,正在今日。诚宜抑其至性,以副群心,成先帝之大功,继中兴之盛业。岂可寝苫啜泣。《诗》:啜其泣矣。
庶政阙然?九庙之灵何报,万方之望何塞?臣等职参枢近,诚切邦家,若陛下未忍临轩,尚持前志,臣等有死而已。不敢奉诏。不胜哀迫恳切之至。
贺践祚表此表,顺宗即位之日,公代一节镇作也。
臣某言:太子中舍严公弼至,严公弼,山南西道节度使震之子,贞元五年中第。
奉某月日敕书慰谕。伏承陛下以某月日虔奉典册,允升宝位,贞元廿一年正月癸巳,德宗崩。丙申,顺宗即位。
凡在群生,孰不庆幸。臣某诚欢诚苹,顿首顿首。
臣闻天地泰而圣人出,雷雨解而品物荣。解,乎买切。
是以五行迭用,木火更其位;十叶重光,宗庙辅其德。殷宗龚默,再开成汤之业;汉文聪明,克承高祖之绪。陛下重离出曜,体乾继统,主鬯彰孝恭之美,抚军著神武之功。《左传》:行曰抚军,守曰监国。
钦奉遗训,「奉」,一作「承」。
永保鸿业。遏密之中,施雨露以被物;遐迩之地,睹日月之继明。则四维之外,八极之表,人神胥悦,草木皆春,煦妪生成,以气曰煦,以体曰妪。煦呼句印。妪,于武切。
不失覆载。况臣谬膺藩守,累受国恩。爰自出身,洎乎领镇,沐浴圣泽,优游昌时,不获睹阙庭之礼,展臣庶之分。戴天贺圣,倍万恒情。
礼部贺改永贞元年表此宪宗即位改元表也。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八月,立皇太子为皇帝,是为宪宗,改元永贞。公是时为礼部郎官作。
臣某等言:伏奉今日诰,今月九日册皇帝,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自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昧爽以前,应犯死罪特降从流,流已下递降一等者。贞元二十一年八月庚子,顺宗制令太子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制敕称诰。辛丑,诰改元永贞元年。
宝命方始,圣历用彰,载宣临照之明,遂施涣汗之泽。臣某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伏以重光下济,积庆旁行,汉祖推奉教之尊,汉高帝六年五月丙午诏曰: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朕被坚执锐,平暴乱,立诸侯,皆太公教诲也。今尊太公曰太上皇。
文王遂无忧之志。《礼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
正名纪历,「名」,一作「明」。
表运行于万方;宥过轻刑,流汪于四海。,音秽。
欢呼苹蹈,遐迩攸同。臣某等亲奉圣谟,仰承大化,踊跃之至,倍万恒情。无任蹈舞欣庆之至。
礼部太上皇诰宜令皇帝即位贺表顺宗立皇太子为皇帝,自称曰太上皇。皇帝即宪宗也。公在礼部作此表。
臣某等言:伏奉今日《顺宗本纪》:永贞元年八月庚子。
太上皇制命,陛下即皇帝位。光奉宝图,丕承鸿业,溥天率土,庆跃难胜。臣某等诚喜诚苹,顿首顿首。
臣闻皇建其极,存诸大训,帝出于《震》,著在《易经》。继明以照于四方,《易》: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重熙以临于万国。动植品汇,永赖昭苏,山川鬼神,咸用欣戴。臣某等获备班列,亲仰圣明,踊跃之诚,倍万恒品。无任苹跃喜庆之至。
礼部贺立皇太子表公为礼部郎官时作。
臣某等言:伏奉今月二十四日制,广陵郡王宜册为皇太子,改名某。顺宗贞元二十一年三月二十四日,立子广陵王淳为太子,改名纯,即宪宗也。
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者,天序有奉,皇图载宁,臣某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臣闻《尚书》载「以贞」之文,《书》: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汉史传早建之义,汉文帝元年,有司请早建太子。
不唯立爱,《书》:立爱惟亲。
其在继明。「其」,一作「期」。注见前。
陛下奉率前规,敷扬盛典,顾兹守器之重,《易》:守器者莫若长子。
爰正承华之位。承华,太子宫名。
尊义方之教,《左传》:爱子,教之以义方。「尊」,一作「遵」。
载锡嘉名;《离骚》:皇览揆予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此谓改名为纯也。
崇建树之礼,式光典命。以长而立,《左传》:立嫡以长不以贤。
自符于慎择;必子之选,遂合于至公。邦本不摇,王业弥固。此皆宗社垂祉,启佑皇心,乾坤合谋,保安圣运,足以播休气于四海,洽大和于万灵,食毛含齿,所同欢庆。臣等奉承制命,蹈舞周行,踊跃之诚,倍百恒品。无任庆苹感悦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
礼部贺皇太子册礼毕德音表公为礼部郎官时作。
臣某等言:伏奉今日制,皇太子册礼云毕,思与万方,同其惠泽者。贞元二十一年四月戊申,诏曰:册礼云毕,感庆交怀,思与万方同其惠泽。赦京城系囚,大辟降从流,流已下减一等。
盛典斯举,鸿恩遂行,凡在率土,不胜苹跃。臣某等诚喜诚贺,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克奉神休,以正邦统。建天下之本,宗庙以安;致万国之贞,兆人攸赖。典册既备,庆泽载流。既广爱而推恩,亦好生而布德。缓刑而囹圄知感,进勋而嗣续增荣。诏云:文武常参并州府县官子为父后者,赐勋两转。
崇教谕之方,忠良是举;诏云:古之所以教太子,必茂选师传以翼辅之,法于训辞而行其典礼。左右前后,罔匪正人,是以教谕而成德也。给事中陆质、中书舍人崔枢,积学懿文,守经据古,夙夜讲习,庶叶于中,并充皇太子侍读。
严赞襄之礼,「襄」,一作「相」。
赐与有加。旌孝悌以厚于人伦,诏云:天下孝子顺孙先旌表门闾者,委所管州县各加存恤。
敬鬼神而修其祀事。况行礼之日,则屏翳收迹,屏翳,云师也。
太阳宣精。用彰出震之休,《易》帝出乎震。
更表重离之曜。神化旁畅,皇风远扬,自华及夷,异俗同庆。臣等谬参著定,著定,位序也。
倍百恒情。无任欢庆踊跃之至。
为王京兆皇帝即位礼毕贺表王京兆名权。贞元二十一年二月,自鸿胪卿为京兆尹。宪宗即位,公为代作贺表。下又有代作贺表,凡五首。
臣某等言:臣闻大人继明,百神所以受职;天子有道,《左传》: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万国由是承风。伏以皇帝陛下缵圣垂休,顺时御极,负而外朝夷夏,《礼记·明堂位》:天子负斧南面而立。注云:负,背也。,户牖间也。,隐岂切。
践祚而统和天人。班固《东都赋》:灵台明堂,统和天人。
幽明感通。遐迩昭泰,遂使祥光下烛,嘉气旁通,周王谢流火之符,《书》:周武王渡孟津,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而为乌。
《鲁史》愧书云之典,《左传》僖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食毛含齿,食毛者,食土之毛也。
欢苹无穷。臣某等幸睹昌时,获奉大庆,踊跃之至,倍万恒情。无任蹈舞欣跃之至。
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宪宗即位之明年,改元大赦。公到永之初,与刺史韦君作也。公在永凡十年,历刺史者六人,韦其姓者二,而其名不可考。
臣某言:伏奉正月二日制,大赦天下,永贞二年宜改元和元年。太阳既升,煦育资始,霈泽斯降,膏润无遗。臣某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仁化旁流,孝理弘阐,纪元示布和之令,《周礼》:正月之吉,始和,布政于邦国都鄙。
肆眚见恤人之心。《书》:眚灾肆赦。《左传》庄二十二年正月,肆大眚。
旷然涤瑕,得以迁善,涣发大号,申明旧章。农有薄征,《周礼》:薄征缓刑,施舍已责。
市无强价。《左传》「价」作「贾」,贾,买也。
勋勤是录,爵秩以班。宠宁间于幽明,泽必周于夷夏,近甸轻榷酤之入,远人忘水旱之灾。既行庆于官僚,亦推恩于天属,诸生喜黉塾之广,庶老加絮帛之优。量入所以备凶,兴廉期于变俗。爰褒有客。《诗·周颂·有客》,谓二王之后为客。
尊贤之典惟新;载奉素王,宗予之道斯在。《礼户·檀弓》:孔子曰:「天下孰能宗予。」
纶言一降,庶政毕行,怀生之伦,感悦无量。臣某等守在遐远,亲奉诏条,踊跃之诚,倍百恒品。无任感恩苹舞屏营之至。
礼部贺册太上皇后表永贞元年八月,顺宗立皇太子为皇帝,自称太上皇。立良娣王氏为太上皇后。今表所贺即此也。董氏册太上德妃,《本纪》不载。公时尚在礼部云。
臣某等言:伏奉今月日诰,良娣王氏册太上皇后,良媛董氏册太上皇德妃,宜令所司备礼册命者。永贞元年八月辛丑,太上皇诰曰:良娣王氏,家承茂族,德冠中宫,雅修彤管之规,克佩姆师之训。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令范益彰,母仪斯著。宜正长秋之位,以明继体之尊。良媛董氏,备位后庭,素称淑慎,进升号位,礼亦宜之。良娣可册为太上皇后,良媛宜册为太上皇德妃。仍令所司备礼,择日册命。娣,音弟。太子有妃,有良娣。媛,于眷切。
母仪有光,坤道克顺,阴教方行于万国,内理克和于六宫。《周礼·内宰》:以阴礼教六宫,以阴礼教九嫔。《礼记》: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一本「克」字作「已」。
臣某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对若天休,奉扬睿旨,长秋既登其正位,长秋,皇后宫名。
榆狄亦被于恩光。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衣、榆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
奉养见三朝之安,《礼记》: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暮,又至,亦如之。
周旋有四星之辅。《史记·天官书》:后宫四星,末大星,正妃;馀三星,后宫之属。
岂独配乾称大。一本作「大」。
助日为明,所以表王化之源,知孝悌之本,冠映千古,仪刑四方。臣某等捧戴施行,踊跃无地。无任蹈舞欣喜之至。
礼部贺太上皇后册毕贺表臣某等言:今月日太上皇后册礼云毕,率土臣妾,庆苹无穷。臣某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伏以太上皇后著虞嫔之至德,《书》,厘降二女于妫,嫔于虞。嫔,妇也。
嗣周母之徽音。《诗》:大姒嗣徽音。徽,美也。
表率六宫,明彰万国。陛下克修理本,以畅化源,神道知事地之方,人伦识尊亲之大。岂惟妇顺斯备,《礼记》: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著代,所以重责妇顺焉者也。
阴礼用修,足以播正始于王风,《诗》:《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一本作「国风」。
致时雍于帝典。臣某等谬尘荣位,获睹盛仪,踊跃之诚,倍百恒品。「百」,一作「万」。
贺皇太子笺皇太子,宪宗也。时公尚在南宫,代一藩臣作。
某言:伏奉日月制书,贞元二十一年四月癸卯,立广陵王为皇太子。
殿下祗膺茂典,位副青宫,青宫,东宫也。《神异经》曰:东方有宫,青石为墙,高三仞,门有银榜,以青石碧镂,题曰天地长男之宫。
温文光三善之名,《礼记》: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齿于学之谓也。其一,知父子之礼;其二,知君臣之义;其三,知长幼之节。
继照协重离之庆。《易》: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万叶固本,群方宅心,含生之徒,孰不欣戴!况某夙蒙期奖,职在藩方,欢苹之诚,倍万恒品。
御史台贺嘉禾表公贞元十九年尚为监察御史,至二十一年方迁礼部员外郎,当是为御史时作也。
臣某言:今月日宰臣以幽州一有「华州」字。
所进《嘉禾图》各一轴幽州节度使刘济所进。
示百僚者。伏以嘉谷顺成,灵贶昭格,天人合应,遐迩同风。臣某诚欢诚庆,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睿谋广运,神化旁行,植物知仁,祥图应圣。灵岳不愆于赞,灵岳,谓北岳也。
燕谷用遂于生成。刘向《别录》曰:邹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百谷生。今名为黍谷。
丰稔既均,知朔南之被泽;《书》:朔南暨声教。
休嘉克协,见天地之同和。六穗惭称于汉臣,司马相如《封禅书》:导一茎六穗于庖。注:导,择也。一茎六穗,谓嘉禾之米,于庖厨以供祭祀也。
异亩耻书于周典,《书》: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
自中形外,均庆同欢。臣某谬职宪司,获睹休瑞,无任苹跃之至。
礼部贺嘉禾及芝草表公为礼部员外郎时作。时贞元二十一年。史不书。
臣某等言:伏见今月某日内出剑南所进《嘉禾图》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所进。
及陜州所进紫芝草虢陜观察使崔宗所进。
示百寮者。珍图焕开,瑞彩交映,遐迩偕至,福应攸同。臣某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缉熙至道,保合大和,《易》:保合大和。
天惟发祥,《诗》:长发其祥。
地不爱宝,嘉禾擢质,灵草抽英。献于王庭,唐叔惭同颖之异;见上注。
荐诸郊庙,《班史》谢连叶之奇。《汉书·武帝纪》:甘泉宫生芝草,九茎连叶。乃作《芝房之歌》,以荐郊庙。
既呈之祥,《诗》:黍稷。,鱼纪、鱼力二切,盛貌。
更睹煌煌之秀。丰年斯著,圣寿用彰,饮和之人,欢苹无极。臣某等优游至化,披玩殊姿,庆苹之诚,倍百恒品。
京兆府贺嘉瓜白兔连理棠树等表当是贞元十八年,公在蓝田县尉时作。史不书。
臣某言:今月日,中使王自宁出徐州刺史张所进《嘉瓜图》贞元十六年六月,以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之子为徐州刺史、节度观察留后。
及白兔儿一,并出陈、许等州观察使上官说所进许州《连理棠树图》贞元十五年八月,以上官说为陈、许等州观察使。
示百寮者。惟天眷命,是降百祥,《书》:作善降之百祥。
惟圣钦承,用膺多福。臣某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臣伏以大和所蒸,至德斯应,图物献瑞,周于远方。神瓜合形,式表绵绵之庆;《诗》:绵绵瓜瓞。
异棠连质,用彰烨烨之荣。烨,音叶。「荣」字一作「休」。
况金风发祥,白兔来扰,扰,驯也。
告有秋之嘉应,著成岁于神功。杂Ш纷纶,Ш,音沓。
如山斯委。人尽登于寿域,物咸畅于薰风。况臣特感深恩,欣逢众瑞,踊跃之至,倍万恒情。
礼部贺甘露表已下四表,皆公贞元二十一年二月迁礼部员外郎掌尚书笺表时作。
臣某言:中使王自宁至,伏奉宣圣旨,出延和殿前丁香树甘露一大合示宰臣;未时,又出一大合,令明日示百寮,甘露见降未止者。玄化升闻,灵贶昭答,必呈尤毕之应,以告天地之和。臣某诚欢诚庆,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均煦育之功,敷渗漉之泽。司马相如《封禅颂》:滋液渗漉,何生不育。渗漉,谓润泽下究也。
大和潜达,瑞克彰,发于天霄,特降宫树。朝光初烛,方湛湛而不希;《诗》:湛湛露斯,匪阳不希。
畏景转炎,更而未已。《诗》:零露。
缀叶而珠玑积耀,盈器而冰玉呈姿,芳袭椒兰,味兼饴醴。饴,音怡。饧也。
然则零其庭而著异,扬雄云:昔二帝三王,国家殷富,上下交足,故有甘露零其庭。
纪于年以标奇,汉宣帝元康元年,甘露降未央宫,大赦。于是以纪其年。
徒矜往辰,孰并兹日。况树有丁香之珍,殿即延和之号,所以著芳风之远播,期圣寿于无疆。事绝古今,庆传遐迩。臣谬承渥泽,获睹殊祥,苹跃之诚,倍万恒品。
礼部贺白龙并青莲花合欢莲子黄瓜等表或注云「京兆」,恐非是。
臣某言:伏见今月日,内出沧洲所进《白龙见图》,又出西内定礼池中青莲花,并神龙寺前合欢莲子示百僚。二十三日,又出盐州所进《合欢黄瓜图》者。二气交泰,万国同和,动植思协于殊祥,遐迩毕呈其嘉应,披图按牒,圣理彰明。臣诚欢诚庆,顿首顿首。
伏以天道非远,睿感必通,迭瑞重祥,累集宫禁,池莲表异,灵化非常。敷彼青光,徵佛书而尤绝;成其嘉实,验祥经而甚稀。积庆旁流,自中徂外。遂使龙腾白质,乘秋果应于金行;瓜合黄中,表圣更彰于土德。远通边徼,边徼,谓沧盐也。
近出苑园,谓定礼池也。
合庆同欢,周于亿兆。况复邦畿之内,雨霁必时,宿麦大穰,嘉谷滋茂,和风孕育,灵气陶蒸。是皆发自帝心,达于天意,周流升降,成此岁功,惠彼群生,自为嘉瑞。臣某深惟多幸,获遇斯时,观灵贶之备臻,知人和之溥洽。无任庆苹跃蹈之至。
礼部贺白鹊表臣某言:伏奉进旨宣示前件白鹊者。霜毛皎洁,玉羽鲜明,色实殊常,性惟驯狎。臣闻圣王之德,无所不至,有感则应,无幽不通。伏惟陛下恩沾动植,仁洽飞翔,故得兹禽,呈休效质。伏以白者正色,实表金方,鹊以知来,《淮南子》:乾鹊知来而不知往。
式彰寇服。用符归化之兆,克耀太平之阶。臣职参禁垣,获睹嘉瑞,无任庆苹之至。
礼部贺嘉瓜表臣某等,今日内出浙东观察使贾全贞元十八年正月,以常州刺史贾全为浙东观察使。
所进越州山阴县移风乡百姓王献朝园内《产嘉瓜二实同蒂图》示百寮者。宝祚惟新,贞元二十一年正月丙申,顺宗即位。
嘉瑞来应,式彰圣德,更表天心。臣某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保合大和,缉熙庶类,德馨上达,《书》: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神化旁行。嘉瓜发祥,来自侯服。质惟同蒂,见车书之永均;地则移风,知化育之方始。虽七月而食,豳土歌王业之难;《诗·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又《大戴礼》:五月治瓜,七月食瓜。
五色称珍,东陵咏嘉宾之会,汉邵平故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瓜美,世号东陵瓜。阮嗣宗诗: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未闻感通若斯昭著者也。臣某等遭逢圣运,亲仰珍图,苹跃之诚,倍百恒品。无任庆悦之至。
为王京兆贺嘉莲表王京兆,权也。已见上贺《皇帝即位表》题注。公尚为礼部员外郎时作,永贞元年也。是年九月,公出刺邵州,十一月,权亦贬矣。
臣某言:今日某时,中使某奉宣圣旨,出西内神龙寺前水渠内《合欢莲花图》一轴示百寮者。祥图焕开,异彩交映,赞天地之合德,表神人之同欢,臣某诚欢诚庆,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道协重华,《书》:重华协于帝。
庆传种德。《书》:皋陶迈种德。李氏,皋陶之后,故云。
陶阴阳之粹美,孕造化之精英。吉庆每见于天心,发祥必自于禁掖。是使双华擢秀,连蒂垂芳,香激大王之风,宋玉云:此独大王之雄风也。
影耀天泉之水。沈约《宋书》:文帝永嘉二十一年,天渊池二莲同干。
焕开宫沼,旁映给园,谓给孤独园,指言神龙寺也。
灵贶应期,天龙护圣。宝历超于小劫,神功允洽于大千。臣某获睹升平,滥居荣宠,闻瑞应而称庆,仰缋事而增欢。《论语》:绘事后素。「绘」或作「缋」。
无任苹蹈喜跃之至。
为王京兆贺雨表一臣某言:臣昨日面奉进旨,以近日少雨,今月内无雨,即须祈祷,今日便降甘雨者。天且不违,神必有据,密云与纶言继发,时雨将天泽并流。臣某诚欢诚庆,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忧切蒸黎,虑深稼穑,思彼未兆,防于无形。渗漉每出于湛恩,变化亦随于广运。宸衷暂惕,已矫御天之龙;《易》:时乘六龙以御天。
圣谟既宣,遂洽漏泉之泽。吾丘寿王曰:「德泽上昭,天下漏泉。」
ЩЪ周布,Щ。上徒感切,Ъ音队。黑云也。
霏微四施,黍稷尽成,公私皆及。《诗》: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野夫鼓舞,知帝力之玄通;官吏欢呼,见天心之默喻。臣某牧人京邑,动仰皇灵,渥泽徒加,涓滴无助。无任感悦屏营之至。
王京兆贺雨表二臣某言:伏见今月二十四日,时雨溥降。伏以圣心积念,天意遽回,移造化之玄功,革阴阳之常数。臣某诚庆诚苹,顿首顿首。
皇帝陛下仁育苍生,恩同赤子。自顷天雨未降,时稼或愆,贬食斋戒,至诚幽达。又虑宿麦无备,播种失时,出于宸衷,特令赈贷。睿谟潜运,甘雨遂周。布垂阴,司马相如《封禅书》:匪惟雨之,又润泽之;匪唯偏我,汜布之。布,布遍也。
随圣泽而俱远;滂沱积润,与恩波而共深。臣某才术无闻,谬司邦甸,生成必资于帝力,进退何补于天工。沐浴大和,惭荷无极,无任庆跃屏营之至。
王京兆贺雨表三臣某言:今月十三日面奉进旨,缘自春来少雨,宜即差官精诚祈祷者。十四日,臣便差官分赴灵迹,其日云阴四合,至十五日,甘雨遂降。
伏惟皇帝陛下言为神化,动合天心,未成旱之虞,已积忧勤之虑。众灵受职,荟蔚且跻于南山,《诗》:荟兮蔚兮,南山朝齐。荟,乌外切。蔚,于贵切。
百谷仰荣,《左传》:犹百谷之仰膏雨也。
滂霈遂沾于东作。睿谟朝降,膏泽夕周,知天人之已交,识阴阳之不测。然则周王徒勤于方社,《诗》:以社以方,我田既臧。谓有事于山川也。一本作「方岳」。
殷帝虚美于桑林。《吕氏春秋》:昔殷汤克夏,五年不雨。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剪其发,割其爪,以为牺,用祈福于上帝。
岂若无灾而早图,未祷而先应。化超前圣,道贯重玄,遍野同欢,倾都相庆。臣之欣跃,倍万恒情。
王京兆贺雨表四臣某言:臣于三月二十九日奉进旨于诸灵迹处祈雨,至三十日甘雨遂降者。臣闻惟圣有作,先天不违,发令而祥风已兴。《班固传》云:习习祥风,祁祁甘雨。
致诚而玄液旋被。臣某诚欢诚贺,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侧身防患,道迈周王,《诗·江汉》:侧身修行,欲销去之。
尽力勤人,功超夏后。《论语》: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圣谟广运,驱百灵以从风;神化旁行,滋五稼而流泽。五稼,五谷也。
油云四合,《孟子》:天油然作云。
膏雨溥周,《诗》:黍苗,阴雨膏之。
农壤遂一于肥硗,丘交切。与「尧」同。「农壤」,一作「丰穰」。
渗漉尽沾于遐迩。蒸黎咏德,知必自于圣心;草木欣荣,如有感于皇化。有年之庆,实在于斯。臣以无能,谬领京邑,上劳宸虑,运此岁功。无任喜惧屏营之至。
贺亲自祈雨有应表五或亦以为代王京兆。然观表言得上都院官金部员外郎韩述状报,必代外州刺史所上。在永时代人作也。
臣某言:臣得上都院官金部员外郎韩述状报,以时雨未降,亲自于龙堂祈祷,有灵禽群翔,自成行列,如随威凤。汉宣帝神爵元年,诏曰:南郡获白虎威凤为宝。晋灼曰:威凤,凤之有威仪者。
以翼龙舟,其日降雨者。
伏以时或愆阳,《左传》:冬无愆阳,夏无伏阴。
岁之常候,式当圣日,无害丰年。陛下敦本务农,忧人闵雨,宸虑所至,天心自通。故得瑞鸟迎舟,掩商羊之舞;《家语》:齐有一足之鸟,舒翅而跳。齐侯遣使访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昔童谣云:天将大雨,商羊鼓舞。其应至矣,将有水灾。」
仙云覆水,协从龙之徵。《易》:云从龙,风从虎。
初泛洒于上宫,遂滂霈于率土。自中徂外,皆荷生成,雨公及私,《诗》: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靡不硕茂。殷后徒勤于自翦,见上注。
周公空愧于舞雩。《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旱则舞雩。
臣下庸虚,谬司垣翰,有年之庆,惟圣之功。臣不任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