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状段太尉,秀实也,字成公。《新》、《旧史》皆有传。此状,公元和九年在永州作,时年四十二。集又有《与史官韩愈致段太尉逸事书》。状当在书之先云。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大历十二年,邠宁节度使白孝德荐秀实为泾州刺史。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是岁正月,以汾阳王郭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等使,治河中。河中,蒲州也。
王子为尚书,,子仪子,时为左常侍,不为尚书,恐误;,音希。
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子仪自行营入朝,在邠州,士放纵不法。邠,悲巾切。
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卒,一作率。
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兼,不兼,不足也。兼,音慊。
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鬲,鼎属。盎,盆也。釜,音辅,正作。鬲,音历。盎,于浪切。盈字,一本作蔡,与撒同,读如蔡,蔡叔之蔡。《新史》改作盈,故或作盈。一本又作弃。
袒臂徐去,袒字,一作把,非是。
至撞杀孕妇人。撞,传江切。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付,一作分。
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泾与邠州皆隶关内道。
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既署一月,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坏,音怪,又胡怪切。酿,女亮切。
酒流沟中。流,一作留。
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说文》云:槊,长矛也。丈八者谓之槊。槊,音朔。
植市门外。一营大噪,先到切,与噪同,扰也。
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者一人持马,《说文》:,不能行也。,蒲结、俾亦二切。
至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邵太史曰:宋景文修《新史》曰:「吾戴头来矣」。去一吾字,便不成语。吾戴头来者,果何人之头耶?
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再拜曰:「公幸教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晡,音逋,晚食也。
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白孝德初为邠宁,署秀实度支营田副使。
泾大将焦令谌时林切。
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急下有农字。
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衣,于既切。
手注善药,《周礼》:疡医掌祝药。注云:祝当为注。注,谓附著药。
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隶,郎计切。
谌虽暴抗,《史记》: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
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段公别传》云:大历八年令谌犹存者,盖公之得于传闻,其实令谌不死。夕,一作昔。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徵,建中元年二月,秀实自泾原节度使召为司农卿。
戒其族:「过岐,音祈,州名,朱Г所镇。
朱Г幸致货币,慎勿纳。」Г,此礼切。
及过,Г固致大绫三百匹,匹,一作两。
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一本无之字。
Г反,四年十月,诏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师救哥舒曜。丁未,出京城,至水,倒戈犯阙,乃于晋昌里迎朱Г为帅。
太尉终,庚戌,Г杀秀实。兴元元年二月,赠秀实太尉,谥忠烈。
吏以告Г,Г取视,一有之字。
其故封识具存。识,音志。
太尉逸事如右。
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上史馆。一本无上二十三字。
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间,《前汉·地理志》右扶风县注:后稷所封。师古曰:,读与邰同。音胎。
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鄣堡戍。《汉书》:武帝使狄山乘鄣。鄣,音章,又去声。堡,音保。
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为人句句,凶于切,又况羽切。《前汉·韩信传》:言语句句。注云:和好貌。又一本作煦煦。
常低首拱手行步,行,一作促。
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会州刺史崔公来,永州刺史。
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故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轻车都尉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曾祖善才皇荆王侍读祖尚素皇润州曲阿县令父庆休皇渤海郡渤海县丞赠蔡州刺史工部尚书汝州梁县梁城乡思义里柳浑年七十四状贞元十五年己卯,公年二十七,为集贤殿正字时作。
公字惟深,又字夷旷。
其先河东人。晋永嘉年,永嘉,怀帝年号。
有济南太守卓者,去其土,代仕江左,西晋末,柳纯位平阳太守。纯子卓避永嘉之乱,自本郡迁于襄阳,官至汝南太守。今云济南,恐误。代字,一本作往。
公实后之。柳氏自黄帝、后稷降于周鲁,以字命族,因地受氏,载在《左氏》内、外传及《太史公书》。鲁孝公子伯展,展孙司空无骇,无骇生禽字季,为鲁士师,食邑柳下,谥曰惠,因以柳为氏。鲁为楚灭,柳氏入楚。楚为秦灭,乃迁晋之解县。后秦置河东郡,故为河东解县人。
自卓至公十有一代,卓子恬,西河太守。恬子凭,冯翊太守。凭子叔宗,字双鳞,宋建威参军。叔宗子世隆,字彦绪,南齐尚书令。世隆子,字文通,梁左仆射、曲江穆侯。子映。映子。子善才。善才子尚素。尚素子庆休。庆休子浑。自卓至浑,十一世也。
为士林盛族,著于南朝历代史柳元景弟叔宗已下,《南史》皆有传。
及柳氏家谍。达协切。《前汉》:披图案谍。苏林曰:谍,谱第之也。
惟公质貌魁杰,度量宏大,弘和博达而遇节必立,恢旷放弛而应机能断。其居室,奉养抚字之诚,仪于宗戚,而内行著焉。其莅政,柔仁端直之德,治于府寺,而外美彰焉。凡为学,略章句之烦乱,采摭奥旨,《说文》云:摭,拾也。摭,之石切。
以知道为宗。凡为文,去藻饰之华靡,汪洋自肆,以适己为用。自始学至于大成,嗜文籍,躯,都含切,与耽同。
注意钻砺,《说文》云:钻,所以穿也。钻,祖官切。
倦不知游息,威不待夏楚。夏,古雅切。
儒言雅旨,雅,一作经。
夙有闻知。年十馀岁,有称神巫来告曰:「若相法当夭且贱,幸而为释,可以缓而死耳,位禄非若事也。」公诸父素加抚爱,尤所信异,遽命夺去其业,从巫言也。一云,从巫之言也。
公不可,且曰:「夫性命之理,圣人所罕言,缙绅者所不道,巫何为而能尽之也?且令从之而生,去圣人之教而为异术,不若速死之愈也。」于是为学甚笃。其在童幼,固不惑于怪谲矣。谲,古穴切。《说文》云:权诈也。
开元中,举汝州进士,计偕百数,公为之冠。礼部侍郎韦陟异而目之,一举上第。天宝元年,礼部侍郎韦陟知贡举,柳载中第十四人。载,后改名浑。
调授宋州单父尉。操断举措,通乎细大,洁廉检守,形于造次。加云骑尉。秩满,江南西道连帅闻其名,辟至公府。至德中,为江西采访皇甫侁判官。
以信州都邑,人罹凶害,罹,邻知切,遭也。
靡弊残耗,假守永丰令。公于是用重典以威奸暴,《周礼》:刑乱国用重典。
铺大和以惠鳏嫠,鳏,古顽切。嫠,陵之切。
驱除物害,驱音区。
消去人隐。吏无招权乾没之患,招,音翘。《前汉》:招权而为乱首。注:招,举也。犹卖弄也。乾,音干。出《张汤传》注:得利曰乾,失利曰没。苏鹗《演义》云:乾没,犹陆沉之义。
政无犯令ζ茸之蠹,《左传·僖五年》:狐裘ζ茸。注:乱貌。ζ,莫江切,又音蒙。
宰制听断,渐于讼息。耕夫复于封疆,商旅交于关市。既庶而富,廉耻兴焉,既富而教,庠塾列焉。《礼记》:家有塾,党有庠。
里大变,克有能称,遂表为洪州丰城令。到职,如永丰之政,而仁厚加焉。授衢州司马。
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前汉》:量多少者不失圭撮。孟康曰:「六十四黍为圭。」应劭曰:「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撮,仓括切。
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左传》:争寻常以尽其民。注:八尺曰寻,倍寻曰常。
公遂灭迹藏用,遁隐于武宁山。群公交书,诸侯走币,皆谢绝不就。方将究贤人之业,穷君子之儒,味道腴以代膏粱,含德辉而轻绂冕,遗荣养素,恬淡如也。朝右籍甚有声,徵拜御史。拜监察御史。
公曰:「君命也,安敢逃乎?」即日装束上道。公常好大体,不为细家之迫速。一作束,
非其志也,以疾辞。授左补阙,不隐忠以固位,不形直以奸名。奸,音干,它本作奸,非也。
除殿中侍御史,赐绯鱼袋,赴江西,与租庸使议复榷铁榷,音角,
及常平仓,便宜制置,得以专任。一作征,
和钧关石之绪,出纳平准之宜,国利人逸,得其要道。明年,自左补阙除殿中侍御史,知江西租庸院事。道,一作速,又音束,
迁侍御史,充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大历三年,以刑部侍郎魏少游为江西观察使。少游表浑为其府判官。
时属支郡,不知连帅之职,公请出巡尽征之地。大诘奸缪,所至风动。其有非常之政裕于人者,必举其课绩,归之使府。又以文采殷勤歌咏之,俾其风谣颂声,谣,音摇。
闻于他部,达于京师而后已。改祠部员外郎,转司勋郎中,馀如故。就拜袁州刺史。十二年拜袁州刺史。
公于是酌古良牧之政宜于今者,宗而奉之;考诸理国之说称于人者,承而守之。均利器用,以致其富;昭明物则,以教之礼。示优裕之德以周惠,利缓九赋;一作惠赋二字。
推广厚之心以固和,慈保万人。明其制量,临长群吏,示之法禁,考中备败,无不得其极。理行高第,朝廷休之,召拜谏议大夫,十四年五月,以中书舍人崔甫平章事,崔荐浑为谏议大夫。
充浙江东、西道黜陟使,孙曰:建中元年二月,命黜陟使十一人分巡天下。
将举其能政端于外邦也。公则修《虞书》之考绩,举汉代之课第,课第,如《萧何传》:给泗水卒史事第一。注云:课最上,尹翁归以高第入守扶风,黄霸以治行第一入守京兆,萧育为茂陵令课第六之类。
处事详谛,无依违故纵之败,《汉·刑法志》作见知故纵之法。师古注:见知人犯法不举告为故纵。
奉法端审,无隐忌峭刻之文。时分部所系于公尤重,凌江并海,童曰:并,近也。潘曰:《前汉》:北至琅琊并海。师古曰:并,读曰傍。傍,依也。并,蒲浪切。
竟吴越之域,皆所莅焉。复命称职,加朝散大夫。又拜左庶子、集贤殿学士。奉翊储后,修其宫政,统理文籍,纪于秘府。拜尚书右丞。直而多容,简而有制,去苛削之文而吏皆率法,务弘大之道而政不失中,加银青光禄大夫,迁右散骑常侍。
泾卒之乱,公以变起卒遽,尽室奔匿于终南山。《左传》:尽室以行。
贼徒访公所在,追以相印,既及公而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绐,音怠。江南呼欺曰绐。
捐家属以委之。贼遂执公爱子,榜讯问,榜,音彭,笞也,又作。《前汉书·张敖传》载:贯高榜笞数千。
折其右肱,而公不之顾。即步入穷谷,披草迳,俞秦岭,由裒、骆朝于行宫。四年十月,朱Г反,浑微服徒行,遁终南山谷。贼闻其名,以宰相召,执其子榜笞之,搜索所在。浑步至奉天,扈从至梁州,改右散骑常侍。裒,韵作褒。
上嘉其诚节,不时召见。公顿首流涕,累陈计画。贼平策勋,赐轻车都尉,封宜城县开国伯,拜尚书兵部侍郎。贞元二年,拜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
初,公名载,字元舆,至是奏请改命,以涤伪署之污。贼平,浑奏言:「臣名向为贼污,且载于文从戈,非偃武所宜,请改名浑。」
是岁,盗据淮浒,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
方议讨戮,宰相以大理评事李元平者有名,以为才堪攘寇,拜为汝州。群臣望声徇利者皆曰德举,公独慷慨言于朝曰:「是夫喋喋,音牒,多言也。《汉·张释之传》: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炫玉而贾石者也。《说文》:炫,行且卖也。贾,卖售也。炫,乌县切。贾,音古。
王衍误天下,晋王衍尝造山涛,既去,涛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未必非此人。」
殷浩败中军,晋殷浩有盛名,朝廷欲引为心膂,以抗桓温,为中军将军。后北征兵败,温疏浩罪,废为庶人。
华而不实,异代同德,往且见获,何寇之攘?」时人不之信也。未几,盗袭汝州,以元平归,四年正月,李希烈陷汝州,执别驾李元平。
凡百莫不嗟服焉。俄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贞元三年正月,以本官同平章事。
登翊圣皇,匡弼大政。造膝尽规谏之志,当事无矜大之容。援下情于上,以酌天心;顺嘉谟于外,用彰君德。故绩用茂著而人罕知之。然其章布于外,敷闻在下者,十一二焉。
贞元初,上以甸服长人,《禹贡》注:规千里之内谓之甸服,为天子服治田,去王城面五百里。郑玄云:服治田,出谷税也。
天下理本,于是亲择郎吏,分宰于京师外部。帝尝亲择吏宰畿邑,而政有状,召宰相语,皆贺帝得人。
未几,而人谣大和,击壤之颂归于帝力。上召丞相告之,左仆射平章事张延赏苹蹈称庆。公俯伏不贺,且曰:「甸服之政,固宜慎重,然则此屑屑者,特京兆尹之职耳,陛下当择臣辈以辅圣德,臣当选京兆以承大化,京兆当求令长以亲细事,夫然后宜。舍此而致理,可谓爱人矣,然非王政之大伦也。不知所贺。」上深然之。汉惠悦曹参之言,惠帝谓曹参日饮,无所请事。参曰:「萧何之法,臣等守之,不亦可乎?」帝悦。
绛侯惭曲逆之对,文帝问右丞相勃天下一岁决狱、钱谷,勃不能对。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君所主何事也?」平谢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上称善,勃大惭。
考之前志,我无负焉。既而西戎乘间入邑,诈以请盟。侍中北平王燧建议许之,自公卿以下,莫有异虑。公独陈谋献画,言戎之诈,固不可许。竟留中不下,而前议遂行。于是册命上将,莅盟诸戎。戎果纵兵逼好,大驱掠而去。上召对前殿,嘉叹者久之。五月,以侍中浑为吐蕃清水会盟使,兵部侍郎崔汉衡副之。闰五月辛未,与吐蕃尚结赞同盟于平凉。是日,上视朝。浑曰:「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今日之事,臣窃忧之。」果为蕃兵所劫,狼狈而获免。汉衡以下将吏陷没者六十馀人。上使谓浑曰:「卿书生,乃能料敌如此其审耶!」
时谏臣有廷争陷于讪上者,上未之善也。公从容候间,陈古以讽。所以示宽裕之德,招谠正之言,词旨切直,意气勤恳,动合圣谟,卒见纳用。无何,工人有以理乘舆服器得罪于左右者,有司以盗易御物,请论如法。制初可之。公不奉诏,因抗疏曰:「迹其罪状,未甚指明。方春杀人,惧伤和气。」上览之,大悦,即原其罪。玉工为帝作玉带,误毁一銙,工不以闻,私市他玉足之。及献,帝识不类,レ之,工人伏罪。帝怒其欺,诏京兆府论死。浑曰:「陛下杀人则已,若委有司,须详谳乃可。于法伤乘舆服,杖六十,请论如律。」诏从之。
刑官慎恤之事,正于邦典;圣君含育之德,彰于天下。论者难之。时上相与光禄卿裴腆不协,候公休沐,以御酒或阙,阴请贬之。制命既行,公坚执不下,请讯支计之吏,校其供人之实,原本定罪,穷理辩刑,而腆竟获宥,克复本职。白志贞有羁鞫之勤,《说文》:羁,马络头也。鞫,缰也。《记·檀弓》:执羁鞫而从。鞫,音的。
献利屡中,利,一作谋。
上嘉其功效,特宠异之。方议大用,公以为胥徒杂类,出自微贱,负乘致寇,盗之招也,累疏以闻而止。三年,以果州刺吏白志贞为浙西观察使。浑奏:「志贞兴小史,纵嘉其才,不当超剧职,臣不敢奉诏。」会浑移疾出,即日诏付外施行。疾间,因乞骸骨。不许。
公竭诚尽忠,忧劳庶务,有耄忘之疾。耄,音冒。忘,音望。《列子》: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注:忘,不记事也。
恳迫陈让,除右散骑常侍,罢知政事。八月,以右散骑常侍,罢知政事。
贞元五年二月五日,薨于昌化里。卒年七十五
终于散地,故褒赠不及。惟公致君之志,孜孜焉不有怠也;立诚之节,侃侃焉无所屈也。侃侃,《说文》云:刚直也。侃,可旱切。
故处心积虑,出《谷梁传》,凡两用之。
博蹇之道,表于朝端;弼违释回,《礼器》,礼释回注:释,去也。回,邪僻也,
朴忠之诚,沃于帝念。内有敢言之勇,进当不讳之明,用能直道自达,而无罪悔者也。公累更重任,禄秩之厚,布于宗姻,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宫以聚其族属。待禄而饱,佣室而安,终身坦荡而细故不入。其达生知足,落落如此。夫其子恭父慈,或作恭孝仁义善行也。一作孝恭慈仁。
善行也;拊循制理,能政也;直廉洁静,俭德也;拒疑独断,明识也;冒危以捍牧圉,《左传》注:牛曰牧,马曰圉。
大节也;犯颜以陈讦谟,至忠也。有一于此,尚宜旌褒,矧兹备体,焉可以已:固当饰以荣号,章示后来,而故吏遗孤,沦寓遐壤,久稽彝典,罪在宗属。敢用评骘旧行,《说文》云:骘,定也,升也。骘,音质。
敷赞遗风。若乃扬孔氏褒贬之文,举周公惩劝之法,徵于诔谥,则有司存。谨状。
谥议贞元十五年正月日,故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轻车都尉、宜城县开国伯柳公从孙将仕郎、守集贤殿正字宗元谨上。谥法,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以状考之,今所议谥,其大名者哉。
尚书考功。一本无此四字。
伏以《鲁史》褒贬,《虞书》黜陟,彰善瘅恶,王教之端。自周公以来,谥法未改。谨按柳公,累历清贯,茂著名节,贞亮存诚,洁廉中礼。纳忠为争臣之表,出守乃牧人之良。刺举必闻,澄清可纪。冒危而大节不夺,更名而纯诚克彰。遂践鼎司,以匡王国。奉上尽陪辅之志,退迹有推让之高。圭璋闻望,洽于人听。所以耸厉在位,关于政教。声闻王者,谢本无声闻王三字,
其事实繁。褒善劝能,固将不废。宗元既当族属,且又通家,传信克备其遗芳,考行敢徵于故事。谨具署其懿绩,布以悫词,定谥之制,请如律令。谨状。
下太常博士裴堪议。宜谥曰贞。奉敕依。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五代祖某陈宜都王曾祖某皇会稽郡司马祖某皇晋陵郡司功参军父某右补阙翰林学士赠秘书少监某州某县某乡某里陈京年若干状时永贞元年乙酉,公年三十三,永州司马。
公姓陈氏,自颍川来,隶京兆万年胄贵里,讳京。既冠,字曰庆复。举进士,大历元年,京中进士第。
为太子正字、咸阳尉、太常博士、左补阙、尚书膳部考功员外郎、司封郎中、给事中、秘书少监。自考功以来,凡四命为集贤学士。德宗登遐,公病痼,舆曳就位,备哀敬之节,由是滋甚,遂以所居官致仕。贞元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终于安邑里妻党之室。京娶常衮兄女。
。无子。京无子,以从子褒为嗣。
伯兄前监察御史、仲兄前大理评事苌,苌娶公妹柳氏。
以公文行之大者,告于尝吏于公者,使辞而陈之。
大历中,公始来京师,中书常舍人衮、杨舍人炎读其文,惊以相视曰:「子云之徒也。」常以兄之子妻公,由是名闻。游太原,太原尹喜曰:「重客至矣。」《汉·高纪》:闻令有重客。
授馆致饩,《左传》:地主致饩。
厚以泉布献焉。《汉·食货志》:太公立九府圜法,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布于布。
公曰:「非是为也,某尝为《北都赋》未就,愿即而就焉。其宫室城郭之大,河山之富,关之壮,与其土疆之所出,风欲之所安,王业之所兴,茍得闻而睹之足矣。若曰受大利,是以利来,《史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盖异前志也。吾不能,敢辞。」遂逆大河,逾北山,仿佯而归。仿佯,徙倚也。仿,音房。佯,音阳。
《赋》成,果传天下。为咸阳尉,留府廷,主文章,决大事,得其道。为博士,举疵礼,疵,《说文》云:病也。
修坠典,合于大中者众焉。
泾人作难,公徒行以出,奔问官守。《左传·僖二十四年》:冬,王使来告难云云。臧文仲对曰:「敢不奔问官守。」建中四年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犯京师。戊申,德宗幸奉天。
段忠烈之死,庚戌,朱Г杀司农卿段秀实。
上议罢朝七日。宰相曰:「不可,方居行宫,无以安天下。」公进曰:「是非宰相之言。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况其特异者乎?」上用之。其勤劳侍从,谋议可否,时之所赖者大。巡狩告至,告,一作所,
上行罪己之道焉,曰:「凡我执事之臣,无所任罪。予惟不谨于理而有是也。」将复前之为相者。公曰:「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焉,德至厚也,而为相者复,是无以大警于后,且示天下。」率其党争之。上变于色,在列者咸恟而退。恟,音凶。
公大呼曰:「赵需等勿退!」遂进而尽其辞焉。不果复。德宗还京,以京为左补阙。贞元元年正月,赦天下。故宰相新州司马卢杞量移吉州长史,未几,用为饶州刺史。制出,京与赵需、裴佶、宇文炫、卢景亮、张荐共劾杞辅政要位,大臣逾时月不得对,百官凛凛,常若兵在颈。今复用之,则奸贼皆唾掌而起。上大怒,谏者稍引却。京顾曰:「赵需等勿退!此国大事,当以死争之。」上意稍解。壬戌,以杞为沣州司马。
上迎访太后,间数岁外,颇怠其礼。公密疏发之,天子感悦焉。帝之初立,迎访沈太后不得,意且怠。京密白:「第遣使物色以求。」帝大悟,终代不敢置。
初礼部试士,有与亲戚者,则附于考功,莫不阴授其旨意而为进退者。一无者字。
及公则否,卓然有有司之道,不可犯也。太庙阙东向之礼且久矣,公自为博士、补阙、尚书郎、给事中,凡二十年,勤以为请。殷祭之不坠,系公之忠恳是赖。故有赤绂银鱼之报焉。京自博士献议,弥三十年。至贞元十九年孟夏谛祭,方正太祖东向之位。已下列叙昭穆,其献祖、懿祖于德明、兴圣之庙。每谛袷年,就本室飨之。诸儒无复言,帝赐京绯衣银鱼袋。
昭陵山峻而高,寝宫在其上。内官惩其上下之勤,免汲之艰也。免,武远切。与挽同。《说文》云:引之也。
谒于上,请更之。上下其议,宰相承而讽之,召官属使如其请。公曰:「斯宗之志也。其俭足以为法,其严足以有奉,吾敢顾其私容而替之也?」替,一作赞。
奏议不可。上又下其议,凡是公者六七人,其馀皆曰更之便。上独断焉,曰:「京议得矣。」从之。贞元十四年,昭陵寝殿为火所焚。四月,以宰相崔损为修奉陵使,献、昭、乾、定、泰五陵各造屋三百八十间,桥、元、建三陵据阙补造。昭陵占山上,宫侍惮挽汲乏,请更其所,宰相不能抗。京曰:「此太宗之志,其俭足以为后世法,不可改。」议者多附宫人,帝曰:「京议善。」卒不徙。
在集贤,奏秘书官六员隶殿内,重校,奏下有省字。
而刊校益理。纳资为胥而仕者罢之,求遗书,凡增缮者,乃作艺文新志,制为之名曰《贞元御府群书新录》。始御府有食本钱,月权其赢以为膳。有馀,则学士与校理官颁分之,学士常受三倍,由公而杀其二。书史之始至,入礼币钱六十缗,亦皆分焉,公悉致之官,以理府署作书阁,广群官之堂,不取于将作少府,而用大足。居门下,简武官,议典礼。上以为能,益器之。与信臣议,且致相位。遇公有惑疾,使视之,疾甚,不能知人,遂不用。帝器京,谓有宰相才,欲用之。会病狂易,自刺弗殊,遂不用。犹自考功员外再迁给事中。
用郑吏部、高太常为相,十九年十二月,以太常卿高郢、吏部侍郎郑瑜同平章事。
而以秘书命公,帝疑京为忌者中伤,中人问赍相继,后对延英,帝谕遣,京沮骇走出,罢为秘书少监。
所以示优之也。
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慕司马相如、扬雄之辞,而其诂训多《尚书》、《尔雅》之说,纪事朴实,不茍悦于人,世得以传其稿。其学自圣人之书以至百家诸子之言,推黄、炎之事,涉历代洎国朝之故实,钩引贯穿,举大苞小,若太仓之蓄,崇山之载,浩浩乎不可知也,岂扬子所谓仲尼驾说者耶?
夫其忠烈之褒也,相府之有诫也,太庙之东向也,昭陵之不更其故也,官守之不可夺也,立言之不可诬也,利之不茍就也,害之不茍去也。其忠类朱云,《汉书》:朱云请于成帝曰:「愿得尚方斩马剑,斩佞臣一人头。」上大怒,命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
其孝类颍考叔,《左传·隐元年》:郑伯置姜氏于城颍,既而悔之。颍考叔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请以遗母。公曰:「尔有母遗,厶我独无。」考叔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
廉类公仪休,《史记》: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其它辞鱼、燔机事皆类是。
而又文以文之,学以辅之,而天子以为之知。既得其道,又得其时,而不为公卿者,病也。故议者咸惜其始,而哀其终焉。
公之丧,凡五十四日,而夫人又没,毁也。夫人之父曰偕,司农卿。祖曰某,赠太子太保。宗元,故集贤吏也,公前为集贤殿正字。
得公之遗事于其家,书而授公之友,一作文。
以志公之墓。谨状。永贞元年八月五日,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宗元状。